热辣“飞姐”,“热”是天生一副热心肠,“辣”是火辣辣的个性,“飞【fēi】”则是因为姓文名建飞,一个霸气外露的名字。虽然我称她姐,但其实整整大我20岁,在她1981年到原十一公司木材厂当木工时我才刚好出生。好在交道这么多年她说我们之间从没感到过【guò】代沟,喊“飞姐”也是理所当然。
飞姐出身军人家庭,父亲是参加过抗美援朝【cháo】的老战士。而她【tā】自己,也当过民兵连长,每每谈及曾经操弄过的小钢炮、机关枪和手榴弹,那叫一个眉飞色舞、口若悬河。感觉得出来她是引以为豪的,我想也正是因为这些经历,炼就了她坚忍不拔和刚正不阿的品格。
和飞姐相识是在2002年,虽在一个大项目管理组,但分在【zài】不同的项目部【bù】,我是管道工长,她是电气材料员。因为没有多少业【yè】务上的交集,所以那几年对她的印象几乎就停留在一个经常戴着安全帽、骑个摩托车、工地上到处跑的精干女人上。直到2006年十一公司开辟成都战场,安分司新组建成都项目部,我和飞姐作为首批主力才真正工作到了一起。
起初是一段“艰苦”的岁月,管理人员已到位五个,但由于工作面还没有展开,安装工人仅有两名。恰巧甲方又安排一项应急供电保障任务,怎么办?大家一起上呗!挖缆沟、放电【diàn】缆,飞姐样样冲锋在前。有个雅号“钢板”的小师弟没多久就累得四仰八叉【chā】摊在地上,而飞姐却依旧干得热火朝天,他佩服地伸出大拇指,“飞姐,牛!”没有丝毫的贬义,活脱脱一个十足的“女【nǚ】汉子【zǐ】”。这次应急任务最终是圆满完成了【le】的,连甲方代表都忍不【bú】住夸赞起来,“这是一支打得硬仗的队伍!还有你们那个文大姐,了不得!”而组织管理人员不定期下基层劳动,后来也就一直成了我们项目部的光荣传统。
飞姐身为项目材料主管,岗位敏感而责任重大,她经常教导年轻人们,无论干什么工作【zuò】,责任心是最重要的。工作不但自己严谨细致,也见不得别人不上心,她是那种把项目部当成自【zì】己“家”的人,要是谁的工作影响了集体,对不起,可别怪耿直的飞姐【jiě】一吐为快。鱼和熊掌难以兼得,飞姐也曾因为材料质量和价格的事情和甲方“吵”得不可开交,我【wǒ】的“心灵鸡汤”本本上就记录了她当时的一段经典对白——“作为华西集团的一名员工,我不仅要对自己提供的产品质量负责,还要对【duì】企业负责、对业主负责,更要对我自己【jǐ】负责!”
除了“火辣【là】”,飞姐其实也【yě】不乏“温柔”的一面。弄得一手好菜,免费兼职项目食堂厨师一干就是好几个月。她还是大家的“知心大姐”,察言观色有一套,不论是管理组的同志还是工人师傅们,飞【fēi】姐都爱问爱管爱帮忙。尤其是那些初出校门的新员工,说她像对待自己的儿女一样关爱她们是一点都不为过。在公司2013年新春职工联欢会上,52岁的飞姐还【hái】和我们几个小年轻一起表演了歌舞《最美的歌儿唱给妈妈》,“惊艳”亮相并勇夺桂冠。
飞姐2011年就已经退休,返聘后仍旧坚守在一线材料岗位,看来是要将“热辣”进行到底了。能和她一起共事多年【nián】,是我【wǒ】的荣幸!她曾对我说起,有个很大的遗憾就是一直没能申请入党,我由衷地对她说:“你不是党员,但胜似党员!”